- 收獲滿滿!圓滿閉幕--2020年全國煉鐵、煉鋼對標研討會!
- 大咖云集!隆重召開--2020年全國煉鐵、煉鋼對標研討會!
- 凝聚你我力量,共建誠信商家——2020.3.15消費者權益保護活動
- 會議通知--2020年煉鐵系統科學合理用料、綠色經濟生產技術研討會
- 國慶節放假通知
- 圓滿落幕——2019年智能技術在煉鐵上的應用研討會
- 隆重開幕--2019年智能技術在煉鐵上的應用研討會
- 關于召開“智能技術在煉鐵上的應用研討會”的通知
- 熱烈慶祝2019全國燒結智能化生產技術交流會隆重召開
- 關于舉辦2019年綠色低碳煉鐵技術交流會的征文通知
- 獨家代理——鋼廠必備|新型耐磨石襯板,最大降低煉鐵成本
- 圓滿落幕--2018年燒結煙氣脫硝及綜合治理技術研討會
關于召開“2020年全國軋鋼生產技術會議”的通知
各有關單位:
新時期,鋼鐵工業如何通過發展綠色、智能軋制技術,提高我國鋼材質量穩定性與一致性、優化品種結構以更好地滿足用戶行業定制化的需求,對我國鋼鐵工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為全面總結、分析和交流近兩年來我國軋鋼領域所取得的創新成果,發展綠色、智能軋制技術,建設“工藝綠色化、裝備智能化、產品高質化、供給服務化”的鋼鐵強國,中國金屬學會擬于2020年11月4-6日召開“2020年全國軋鋼生產技術會議”。
作為兩年一次的國內軋鋼界盛會,會議將重點圍繞發展綠色智能軋制技術,提高鋼材產品質量、優化產品結構、開發綠色產品,發展智能軋制技術,滿足下游產業定制需求、提高用戶服務等方面邀請國內著名軋鋼專家、學者、軋鋼廠廠長、重點用鋼行業專家和軋鋼從業者參加會議并作報告。
熱忱歡迎軋鋼領域專家學者、鋼鐵企業、科研院所、設計單位、高等院校、裝備制造單位以及其他相關單位的科技工作者參會。現將會議有關事項通知如下:
一、會議組織機構:
協辦:中國金屬學會軋鋼分會
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
武漢鋼鐵有限公司
二、會議主題:“發展綠色、智能軋制技術,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”。
三、會議報到時間和地點
報到時間:2020年11月3日14:00~21:00
報到地點:日照藍海鈞華大飯店大堂
酒店地址: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青島路567號
酒店總機:0633 - 7768888
四、會議日程
11月4日:大會報告
11月5日:上午廠長、總工論壇,下午分會場報告
11月6日上午:山鋼現場參觀
五、會議收費
會議收費標準:
1.會員單位1500元/人,非會員單位2500元/人,會員單位的學生會員1000元/人(憑全日制學習的學生證)。
2. 會議統一安排食宿,費用自理(商務大床房/標準間,會議協議價格為370元/間·天;行政大床房/標準間,380元/間·天)。
六、會議注冊及會議費繳費方式
1. 網上注冊及會議費繳費方式:
(1)請各位代表登錄中國金屬學會會議系統(http://hy.csm.org.cn),點擊“2020年全國軋鋼生產技術會議”進入網站后在線注冊及繳費。
線上繳費由首信易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支持,包含微信、支付寶等掃碼支付以及銀聯卡和個人網銀支付功能;
(2)發票信息:發票可通過登錄中國金屬學會會議系統,進入個人中心
后點擊“索要發票”后索取。
(3)網上注冊截止時間:2020年10月29日
2.線下注冊及會議費繳費方式:
請參會代表在2020年10月26日之前將參會回執表發到電子郵箱lcx@csm.org.cn。會議費請匯入下列賬號。
(1)匯款賬戶信息:
戶名:中國金屬學會
帳號:0200000709089116848
開戶行: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王府井金街支行
請注明“軋鋼會”及代表姓名。
(2)現場繳費:可刷銀行卡、微信、支付寶等。
(3)發票信息:10月29日以前繳費可現場領取發票,之后及現場繳費的會后郵寄發票(掛號信)。
七、其他事項
1.會議發言人提前將演示電子文件(PPT格式)發至聯系人郵箱或報到時拷貝到會務組。
2.請認真填寫“參會回執表”(見附件1),并于2020年10月26日前發送至會務組。
3.會議不安排接送站,請代表自行前往。乘車路線詳見附件2。
八、會務組聯系方式
中國金屬學會:劉長新
電話:010-65256536,13651002796;郵箱:lcx@csm.org.cn
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:許慶科
電話:18816336366
歡迎登錄中國金屬學會網站(www.csm.org.cn)或關注中國金屬學會微信號,了解本次會議的更多信息。
九、企業技術宣傳推廣
歡迎廣大相關企業利用此次會議平臺宣傳推廣企業技術、服務和產品。根據選定的會議宣傳方案,企業可選取大會/分會宣講、文集插頁、企業宣傳冊裝入會議資料袋等宣傳形式。歡迎有合作意向的單位同會務組聯系洽談。
附件:
中國金屬學會
2020年9月18日
- 上一篇 : 關于召開“2020年全國特種冶金技術學術會議”正式通知
- 下一篇 : 關于舉辦“第四屆全國余熱回收再利用技術